施工围挡本应是文明安全的防护墙,却一度沦为脏乱差的“遮羞布”,群众出行的“拦路虎”,其背后也暗藏着不担当、不作为、乱作为。据统计,目前我市城区现存施工围挡280多处,那么这些围挡设置合规吗?其背后又存在哪些问题?
设置周期不定
画面中,这处高4米左右、长100多米的绿色围挡位于解放路小学西门附近,围挡外围是整洁的道路,围挡内部却是裸露的泥泞地块,两者形成鲜明对比。
由于围挡设立于解放路小学和商铺之间,占据了人行道,一到上学放学时就变得非常拥挤,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。
“想出去办点事都难,堵车100多米,一堵就是半小时,有时接送孩子的车辆还会发生刮擦。”市民黄女士表示。
据了解,这处围挡由运河街道设置,已存在一年多,一直未拆除或迁移。那么迟迟未拆的原因是什么呢?为此,记者联系了运河街道征补办工作人员吕昊,他表示:“此处围挡处于长春路延伸段,我们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美化环境,另一方面是配合长春路施工,由于施工时间不确定,所以无法确定拆除时间。”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,我市市区、园区施工工地数量越来越多,围挡设置越来越频繁,但不少围挡在设置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规现象。有的围挡没有经过审批随意设立,有的不符合设置规范影响市容环境和市民生产生活,有的没有时间节点拆除遥遥无期,有的疏于管理围挡脏污、破损、摆放不齐,同时围挡背后脏乱差、违建、项目推进不力等乱象频现。
施工围挡的本意是将施工现场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,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安全空间,有效保护周边环境,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顺利进行。但随意设立、任性设置、围而不问的围挡随处可见,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遇到问题绕道走,甘于平庸、消极应付的懒政怠政作风。这些问题不整治,就会损害环境、涣散人心、贻误发展,希望相关责任单位和属地管理部门,以加快整治围挡乱象为切口,驰而不息强作风,攻坚克难谋实干,规范提升城市管理,打造优良城市环境。